新闻动态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正文

慧聚独墅湖 校企对接会 | 山东大学“新材料”专场路演对接暨“山东大学科技直通车——走进苏州”活动成功举办

时间: 2025年06月25日 阅读:


6月24日下午,“慧聚独墅湖 校企对接会”——山东大学“新材料”专场路演对接暨“山东大学科技直通车——走进苏州”活动,在苏州纳米技术国家大学科技园二期多功能厅成功举行。山东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青岛校区校长王美琴,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党委书记吕宇鹏,苏州研究院院长贾存栋,苏州独墅湖科教创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周育才,苏州独墅湖科教创新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陈淼等领导出席。活动由国家大学科技园管理办公室(工业技术研究院管理办公室)主任兼科学技术研究院副院长王文龙主持。

活动伊始,王美琴介绍了山东大学近年来的科研发展情况。她表示,山东大学坚持面向国家重大需求,科研实力不断提升,服务社会能力显著增强,科技成果转化成效显著。自2012年与苏州工业园区共建苏州研究院以来,学校始终以助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目标,开展产学研、创新创业等工作。学校凭借在新材料领域突出的学科实力、科研平台、创新成果及产业转化等方面优势,以此次活动为契机,将与园区“新材料”产业做好对接融入和转化落地,“沉浸式”赋能地方产业高质量发展。

周育才在致辞中表示,山东大学与苏州工业园区结缘已久,有着深厚坚实的合作基础,取得了一系列丰硕的成果。苏州工业园区是中国国内发展水平最高、竞争力最强的高科技园区之一,也是全球纳米产业五大集聚区之一,布局苏州实验室、国家第三代半导体技术创新中心等材料相关领域的重大创新平台,拥有中国首个纳米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连续四年蝉联“中国MEMS传感器十大园区”首位。苏州工业园区将继续与山东大学携手前行,进一步支持山东大学建设苏州高等研究院,以最优资源、最佳平台、最好政策,欢迎山东大学师生们在园区干事创业。

活动现场,王美琴、周育才共同为山东大学技术转移转化分中心(苏州)揭牌。学校将依托中心进一步面向国家发展战略,建立常态化技术供需对接机制,探索构建校地协同创新模式,发挥高校科技对地方产业的支撑作用,助力苏州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高地。

山东大学发布年度十大高价值科技成果,聚焦生物医药、新材料、人工智能等产业领域,充分展示学校的科研实力和科技成果产业化能力。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王桂龙介绍了学院在材料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研攻关、成果转化方面的成果。苏州工业园区就产业创新发展政策进行推介。

山东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晶体材料全国重点实验室就“多功能聚四氟乙烯微孔膜及纤维”、“超临界流体微孔发泡新材料”、“苯基硅橡胶高纯环体及生胶制备工艺”、“羟基磷灰石纤维可控制备技术与应用”、“特色高性能碳纤维增强体修饰关键研发技术及产业化”、“低成本、高性能半导体制冷(温控)晶体材料”、 “厚壁构件智能化高效电弧焊接新方法与新装备”7项科技成果进行路演。

自由交流环节,参会的新材料企业代表、投资人嘉宾与学校科研团队就成果细节、合作方式进行深入沟通和对接交流,投资人嘉宾分别作总结发言。

本次活动由山东大学和苏州工业园区管委会主办,苏州独墅湖科教创新区管委会、山东大学科学技术研究院、山东大学苏州研究院承办。是山东大学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发展重要指示的具体行动,是服务国家战略,深化校地、校企合作的重要举措,搭建了学校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迈向“市场”的桥梁,吸引了来自高校、科研院所、新材料企业、投资机构等单位100余名嘉宾参加。未来,学校将持续对接长三角产业升级和国家区域战略需求,发挥苏州研究院及技术转移转化苏州分中心平台支撑作用,推动山大新材料、生物医药、高端装备、人工智能、集成电路等优势学科成果,为苏州乃至区域科技创新与产业转型贡献“山大智慧”,注入强劲新动能。

【作者:张宜培 编辑:杨欣悦 审核:钱晨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科研发展 | 创新创业 | 产业发展 | 教育培训 | 国际合作 | 校友中心 | 联系我们